网站可能被墙,请记住以下域名:subhd.cc subhd.me
片源版本
《冷戰戀曲》標準電影版正體中文字幕
原创翻译 繁体 SRT
12k 2329 2018-12-30 15:36
发布人:
总共发布过字幕 125 条
支持 0
字幕仅作语言学习之用,版权归片方所有
发表留言 共 8 条 求资源发资源及吵架内容一律删除

N
nywcwnyg
你好,能重新发下嘛?这个不能下了
2019-5-3 21:02
睡鼾三友
應該沒有問題,請重試。
2019-5-8 04:02

睡鼾三友
家明雜感:《冷戰戀曲》從攝影談起

   若問當今電影攝影的啟蒙人物,波蘭導演彭域高斯基(Pawel Pawlikowski)應是其一。理由是,他2013年編導的《修女伊德》(Ida),4比3的畫面委實太美了,令人對格式耳目一新。他去年新片《冷戰戀曲》(Cold War)剛剛在香港上映。《冷戰》秉承《修女》的銀幕比例及黑白攝影,再下一城;其視覺之新奇瑰麗,堪稱冠絕同代。
 所謂「4比3畫面」,稍有年紀的電視觀眾都不陌生。它又名「學院比例」(academy ratio):美國影藝學院負責每年頒發奧斯卡馳名,這個攝影規格就是由他們很多年前界定,所以老電影統統都是(比如經典中的經典《大國民》)。「4比3」只是通稱,更精確為「1比1.33」或「1比1.37」,正是傳統35mm菲林的長闊比。電影發展到了1950年代,受到電視威脅而另闢新徑,於是闊銀幕才會大行其道。
 藝術浪潮如同時裝,物極必反,不多久又推倒從來。闊銀幕流行幾十年,近年「4比3」開始再次時髦。一部影片,甚至可採用不同的銀幕比(《慈母多惡兒》、《布達佩斯大酒店》),在純菲林年代難以想像。不過,至今採用「4比3」這種「新」格式的,大都局限於藝術影片,未見Blockbuster效法(可有天連Marvel或「星戰」也附和?)。華語影壇,個別「作者」導演亦受浪潮影響,看看侯孝賢2015年的《刺客聶隱娘》、同年賈樟柯的《山河故人》(一部片三個銀幕比例)及萬瑪才旦去年的《撞死了一隻羊》就知道。
 《冷戰戀曲》用「4比3」拍攝,除了無可厚非的「標新立異」,還有什麼用意?
 一是它拍人的確美。該片重點是對苦命鴛鴦,沒有其他格式比「4比3」拍人更好看了。無論是特寫或中鏡、單人或眾人,人物與畫面空間的分佈極勻稱。《冷戰》在大銀幕看,簡直叫人瞠目結舌,幾乎每幀畫面都很奪目。彭域高斯基再次伙拍《修女伊德》的攝影師Lukasz Zal。Zal原來是個「八十後」!他在《修女》正式當上攝影指導(之前只是「攝影機操作員」),與資深導演彭氏似乎毫無代溝。兩人不斷追求變化,《冷戰》與《修女》的黑白美學是有分別的:《修女》較「靈性」,着重灰階層次;《冷戰》較「世俗」,黑白反差強烈──尤其在舞台上,及「西方社會」的紙醉金迷夜場。
 「窄銀幕」加強被時代圍困况味
 另外,「4比3」的視野,本質上比闊銀幕構圖局限。《冷戰》說男女主角被時代圍困,「窄銀幕」有助加強况味。年前在本欄談及的《天堂無門》(Son of Saul),《冷戰》跟它異曲同工。留心《冷戰》每場戲,差不多都以「特寫」或「中鏡」開場。有時甚至放完一場戲,也沒有半個提供環境信息的「建立鏡頭」(establishing shot),觀眾對場景所知不多。再加上《冷戰》利落的剪接,個半小時橫跨十多年敘事時幅。場面一個個看下去,令人有種跟着角色團團轉,不斷受環境、時局擺佈的感覺。一個例子:戲初一場小會議,會議桌旁有尊列寧銅像(故事背景為一九五○年代波蘭)。領導要求民族舞加入政治元素,要歌頌偉大領袖。歌舞團領班Irena善意婉拒;男主角Wiktor沉默、不敢造次;擦鞋仔Kaczmarek則逢迎領導。場面一轉,歌舞團下一次演出,背後即懸掛起巨大的斯大林畫像。擦鞋仔在台上負責監督巨像升起,Irena在台下一臉憤怒,最後更拂袖而去(所有人為巨像站立鼓掌,對權力的臣服及膜拜,真是古今皆然)。男主角Wiktor呢?在台上繼續其指揮職責。兩場戲,舞團三個負責人的不同性格與命運,已精準的表述出來。
 另方面,無論是《天堂無門》或《冷戰戀曲》,「窄銀幕」、局限的視野,也對重塑時代有利。《冷戰》要拍上世紀五十至六十年代,除了波蘭,還有柏林、巴黎及南斯拉夫等。拍時代故事,很多人恐怕立即聯想到「大片」。巨細無遺搭出舊建築、舊街道,用全景鏡頭呈現舊時代,氣魄要夠恢宏。可惜,很多時候「堂皇」、「奇觀」只見千篇一律。同樣的升降鏡頭,同樣地賣弄而不惜工本。
 「人」是重點 「景」為點綴
 《冷戰》卻以「個人化」視角,選擇避重就輕;「人」才是重點,「景」只為點綴。到頭來較經濟(成本只430萬歐元,算非常划算),又令影像充滿詩意。即使要實地取景,西方歷史建築保留更好,《冷戰》偶爾瞥見人物背裏景致,跟半世紀前沒有兩樣。影片實景地點,包括克羅地亞斯普利特市及巴黎。一幕男女主角夜遊塞納河,是戲內僅有平靜的片刻。他們在船上看兩岸風光、人物。論沿河最具代表性地標,怎少得巴黎聖母院?!任誰、包括導演也萬萬想不到,聖母院矗立幾百年,竟然在《冷戰》拍竣一年後,幾乎因為一場大火而毀於一旦。
 「4比3」至少仍有一叢意義,它令《冷戰戀曲》影像有懷舊風,貼近那年代的電影。奧斯卡最佳電影《星光夢裡人》(The Artist)仿一九二○年代默片,智利片《向政府說不》(NO)向一九八○年代影像致敬,兩片的「4比3」背後是同一邏輯。《冷戰》開始不久,女主角對白提及的一九三○年代蘇聯歌舞片Jolly Fellows,就是那種老電影的代表了。
 《冷戰》中段,還看到另一老電影。
 聲音設計極好 沒用配樂
 Wiktor在巴黎,為一部叫《吸血鬼》(I Vampiri)的意大利恐怖片配樂,時為一九五七年。一九五七年正是導演彭域高斯基出生之年(他今年六十一歲)。《吸血鬼》與他同年,應不是什麼啟蒙電影(《吸》面世時代,已流行用闊銀幕CinemaScope)。戲內安排Wiktor為該片配樂,也許只再重申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本來大好才華,在故國四處採民謠(想起《黃土地》),流落異鄉迫不得已為通俗類型片配樂。這段「戲中戲」,雖然盡顯音樂結合影像之精妙(監製嫌Wiktor的鋼琴音不協調要重來),骨子裏卻是《冷戰戀曲》的反調──《冷戰》的音樂及聲音設計極好,歌曲動聽、呼應劇情(同首歌《兩顆心》,不同曲風及語言,共用上六次)。然而,《冷戰》並沒用配樂!音樂全來自場景,是diegetic sound。
 彭域高斯基今天精確及簡約,絕不是一步到位。看罷《冷戰》,陸續看回他全數舊作。他二十多年前當導演,先拍紀錄片再拍劇情。至近作《修女伊德》及《冷戰戀曲》,風格貫徹鮮明,實乃千錘百煉成果。不過話得說回來,彭域高斯基的前作即使風格不一,仍然非常好看。波蘭大導演不少,彭氏和其他人最大的差別在,他年幼時曾隨母親流亡海外,在英國成長、念牛津大學。他的早期影片,有些是BBC Films英國出品,英語片。主角每每是飄洋過海的「異鄉人」。《修女》是他的轉捩點。好像立根故土,說回熟悉母語,題材及手法自此皆相得益彰。
 彭域高斯基兩部舊作,重看最有驚喜:他拍於2000年的《單親相愛的日子》(Last Resort)。俄羅斯少婦帶着幼子去倫敦找未婚夫,因延期居留被迫申請政治庇護。少婦在滯留中認識了善良男子,故事發展下去一點不落俗套。男主角是Paddy Considine,彭氏跟他共合作過兩片,另一部是2005年《夏日午後的初纏愛戀》(My Summer of Love)。《夏日》也是不可多得好戲。戲裏還有初出道、芳華正茂的Emily Blunt,與另一女孩Natalie Press演對情同姐妹的好友,看下去亦意想不到,結局十分震撼。
 《冷戰戀曲》又何嘗在我們預期之內呢?彭域高斯基以本片獻給父母,它擺脫同類片常見的框框。「鐵幕」vs.「西方」,不是純粹的二元對立。「投奔」不止解決不了問題,還帶來前所未有的困擾(一如唐書璇的《再見中國》)。論藝術感染力,波蘭的民族舞團每次演出皆精彩絕倫,舞動的節奏韻律,看得人五體投地。巴黎的爵士樂,固然奔放自由(連鏡頭都跳脫起來);惟Wiktor流亡海外,從此得靠攏市場,自力更生。在藝術圈子不能不埋堆,看老闆或貴人的臉色。Wiktor愈混愈是潦倒,蓬頭垢臉的,有別於昔日在波蘭時期之風度翩翩。舊情人Zula(Joanna Kulig)再見他,也頓覺判若兩人。兩個人要安身立命、長相廝守,真是談何容易!?
 最後,必須說說女主角Joanna Kulig。她是《冷戰戀曲》靈魂所在,應沒有異議吧。她能唱、能演、能跳;個子不高,身材豐滿。她演少女Zula,有不可告人的過去(企圖弒父),假裝農民,初看像有機心,再看則敢愛敢恨。在虛情假意的世界,她的直率尤其可貴。重看彭域高斯基前作,才發現Kulig其實是導演的繆思,前作已見到她身影。其中,2011年The Woman in the Fifth,她的戲分相當吃重。
 看完《冷戰》,準忘不了她一靜一動兩場戲:(一)Zula初到法國,再次與Wiktor合作,以爵士重新編曲唱出《兩顆心》(Dwa Serduszka),攝影機圍着她緩緩轉動;精確無誤的長鏡頭,從舞台拍到觀眾席。她此時唱的,仍是波蘭語版,目光憂怨、感情充沛,十分惹人憐愛。(二)Zula跟着情人,在巴黎應酬藝術圈子,嫉妒加上鬱悶。一家叫「蝕」(安東尼奧尼?)的酒吧,當Rock Around the Clock的歌聲響起,她離開吧枱,響應節拍盡情起舞。長焦鏡差不多一鏡到底,看着她不停換舞伴,再爬上吧枱熱舞,Wiktor在旁被氣得木無表情。好一個我行我素的現代女子!
 文//家明 2019/04/21
2019-4-22 05:33

睡鼾三友
《冷戰戀曲》冷戰的浪漫動人戀曲
波蘭與英、法合拍的新片《冷戰戀曲》(Cold War),是淒美動人的愛情故事,奇在冷酷
時代也有冷艷迷情,而且載歌載舞,懷舊的黑白畫面很有風味,成為一部充滿悲歡離合的浪
漫好戲。
美蘇兩大陣營漫長的冷戰時期,多的是核戰危機和諜戰鬥法。西方湧現「鐵金剛占士邦」為
首的間諜電影,共產國則政治高壓,嚴防間諜與逃亡,愛情故事似乎較少。
其實任何時代都有愛情,環境越惡劣,越多生離死別的愛情傳奇。《亂世佳人》發生於美國
南北戰爭,《齊瓦哥醫生》是蘇聯革命時期的悲戀,《別問我是誰》描述二次大戰的愛情奇
緣。過去也有冷戰年代愛情名作《情陷布拉格》,改編捷克流亡作家昆德拉名著《生命中不
能承受的輕》,刻劃蘇軍鎮壓布拉格之春,交織着多角情緣。
《冷戰戀曲》是波蘭民族歌舞團的師生戀,音樂家維托與女團員蘇娜真情熱戀,但波折重重,
難以結合,各散東西。故事由二次大戰結束發展到六十年代,從波蘭拍到法國巴黎和南斯拉
夫,男女主角曾在巴黎團圓,終於相繼回到波蘭,達成不再分離的願望,然而這對情人的歸
宿到底在哪裏呢?
影片開始於大戰後貧寒的冰天雪地,民族歌舞團在鄉間搜錄古老民歌,選取青春新秀嚴格培
訓,成功演出後在國內國外巡迴登台。片中連場歌舞很正規盛大,唱出當年東歐蘇聯流行的
名曲。亦拍到他們被迫創作歌頌共產黨和領導人的歌舞,以及男女主角相約投奔西方的變故,
劇情演變得很曲折懸疑。
歌舞團的題材,近似大陸馮小剛拍攝文革文工團的《芳華》。但《冷戰戀曲》情節更豐富,
歌舞更出色,而且東歐始終有深厚西方傳統,共產時代男歡女愛也比毛朝大陸自由開放。托
馬斯葛Tomasz Kot飾演音樂家男主角,很有才子氣質,紳士風度,他到巴黎後落拓,在爵
士音樂廳彈鋼琴,為電影配樂,也能逐漸出頭,亦有異國艷遇。
女主角約安娜古歷Joanna Kulig更是天生「尤物」,野性不羈,又有心計,很年輕已經活用
自己的魅力,成為歌舞團台柱。片中她有幾段情史與婚姻,當她也輾轉到了巴黎,改為新潮
形象,轉唱法語怨曲,適應力很強。妙在此片前半富於東歐舊風味,中段之後則有六十年代
法國新浪潮情調,變化多端,都拍得傳神。
導演帕弗利戈夫斯基Pawel Pawlikowski,1957年生於波蘭華沙,很年輕便移居西歐,在英
國讀大學。他的電影事業由紀錄片開始,近十多年拍劇情片,2013年他在波蘭拍成《修女
依德》,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今次《冷戰戀曲》兼有波蘭和法國的懷舊特色,顯然因為
他親身經歷過冷戰時期的東歐和西歐。
此片當然涉及鐵幕內外的政治情況和民族感情問題,男女主角對於應否離開波蘭,便有去與
留的矛盾。故事主體就在愛國與愛情之間糾纏難解,結局可算「兩全其美」,不過亦是很無
奈的悲劇。
《冷戰戀曲》好看好聽,不足之處是全片只得八十八分鐘,毫無冷場,但太短了。下半部劇
情變化過於濃縮,其實應該加長描寫,至少兩小時才好。
至於黑白攝影甚佳,增添了懷舊吸引力。我是在今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看此片,亦在電影節看
了非常精采的黑白舊片《我是古巴》,1964年蘇聯、古巴合拍,片長接近兩小時半,是
《仙鶴飛翔》蘇聯名導演卡拉托佐夫的傑作,十分風格化,不斷用漫長飛舞的移動鏡頭,描
述古巴革命幾個故事,構成「映像史詩」。該片不通俗,亦不合蘇聯、古巴官方口味,長期
寂寂無聞,簡直失傳,卅年後才被美國影藝人(包括馬田史高西斯)重新發現,現已修復,
真是經典。
回顧起來,卡斯特羅領導古巴革命後,反美親蘇,加劇了美蘇冷戰和核戰危機。現在時移世
易,觀看《冷戰戀曲》和《我是古巴》,別有一番滋味,亦都有黑白的夢幻感。
石琪 2019年04月13日
2019-4-13 22:42

pH008
第186行「時間軸」多了個零,導致句子跑不掉:
00:21:49,700 --> 00:21:52,900“0”

電影故事認真麻麻,但黑白影像很美、歌曲好聽!
2019-1-21 21:36
睡鼾三友
多謝,已修改。

你是放在哪裏看的?我在電腦修改時間軸重播沒有句子卡住情況。也由於我是將每句時間軸的時間修改,有時難免出錯。

論整體成績,個人喜歡《Ida》多於《冷戰》。由於本片導演拍攝父母的真實故事,在政治引喻上明顯。極權國家將傳統藝術表演,強行加上主義宣揚,與《羅馬》中政府在民間訓練一班打手去對付示威學生,一軟一硬,異曲同工。

《冷戰》裏的那段男女兜轉情緣主體,雖然拍得曲折,卻難使人感動。半世紀前的前蘇聯黑白方幕電影《士兵之歌》,不談政治,很純粹,情緣拍得比本片真摯動人得多。
2019-1-22 05:01

睡鼾三友
今年兩部最好的電影,同是以4:3拍攝。一是波蘭的《冷戰》(Cold War),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多久沒如此驚艷絕倫。《冷戰》全黑白攝影,4:3比例,詩意描畫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社會主義波蘭。男女主角因為音樂走在一起,因為個人及政治因素,十年間離離合合,好幾次恍如隔世的重逢,愛慾纏綿。觀眾看着他們由芳華正茂,到中年疲態不堪。《冷戰》寫愛情與命途,比《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苦澀及深刻太多了。它的時代感超強,女主角參與的舞團,演出水平之高令人拍案叫絕。看着《冷戰》,覺得大陸完全有類似的故事條件:政治掛帥年代,一對文工團(今年有馮小剛的《芳華》),或演樣板戲的戀人;在僵化的政治體制中,呈現出有追求的生命個體。關鍵只是,大陸電影能不能坦誠面對歷史。
 《冷戰》編導Pawel Pawlikowski上齣《修女伊德》(Ida)已經獲獎無數,《伊德》同樣是以4:3拍成的,《冷戰》整體,比《伊德》還勝一籌。
2018-12-30 18:45
睡鼾三友
上文是明報「家明雜談」@ 31/12/2018 發表的電影評論文章折錄。
2018-12-31 03:32

SubHD 0.006